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地产市场小阳春 整体回暖为时过早

发表于2009-04-07
 "200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六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近期房地产市场表现出的"小阳春"并不能当作是整体市场触底回暖的信号。国家发改委专家王海峰更提出,中国经济可能要经历3至5年的调整,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周期可能会更长。 

"200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六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近期房地产市场表现出的"小阳春"并不能当作是整体市场触底回暖的信号。国家发改委专家王海峰更提出,中国经济可能要经历3至5年的调整,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周期可能会更长。 

对"小阳春"不能盲目乐观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3月份市场成交量有所回升是个好现象,但在整个经济发展前景不能确定的前提下,并不能盲目乐观。"经过一年的调整,房地产价格泡沫得到了较大幅度缓解,许多城市交易量开始显著回升。但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许多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均表示,现在下"整体市场已回暖"的结论为时尚早,目前量的上涨,是刚性需求的短期爆发,后面市场仍可能变化。但他们认为,各地市场情况并不太一样,如深圳的改善型需求非常大,高端产品卖得非常快;而京沪两地目前卖得快的还是低总价或者低单价的房子。因此调整程度有所差别,调整的时间也将各有长短。

国家发改委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在会上提出,中国经济可能要经历3年,甚至5年左右的调整,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周期可能会更长。未来房价下跌和房地产市场的库存消化之间的矛盾仍长期存在。

凯实雷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宋延庆的观点则比王海峰稍微乐观一些,但他认为楼市(楼市博客)调整期仍将继续。

开发商"技术性"提价没必要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认为,去年全国一些大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非常低迷,北京等地商品房成交面积比2007年下降40%左右,但2008年全年商品住房成交面积达到5.6亿平方米,比非正常高速发展的2007年下降20%左右,但比2006年销售面积还要略高一些。因此,全国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真实的住房需求,市场购买力不容低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共识是,房地产市场要走出低迷,必须提高商品住宅的成交量,这就需要减轻居民购房的价位负担,提高居民的购房支付能力,企业应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房价,贸然提价是当前的大忌。恒大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总裁夏海钧表示,现在的"回暖"是去年刚性需求积压一年集中的反映,国家出台了扶持政策,老百姓的信心刚刚恢复,楼市开始呈现"小阳春"。他认为,"提价"将打消目前老百姓置业的信心,度过寒冬最有利的武器是性价比。 

对于近期部分开发商采取的提价策略,金地集团(企业专区,旗下楼盘)总裁张华钢认为,目前来看应该说开发商提价的幅度都不大,都是一些技术性的提价,"比如以前折扣打三个点现在打一个点,以前价格调得比较狠的,可能最近有一些略微的恢复。从目前来看这个提价的空间不可能太大,如果由于这个技术性的调整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恐慌心理,是没有必要的。"

是否见底可依三标准判断

今年来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已触底,何时是入市抄底的时机,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中大房地产集团总裁陈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市场需要持续一段良好的成交势头,每天的平均成交量较为稳定;其次,投资性需求有一定的恢复;最后,高端住宅的销售量有所回升。"如果符合以上三大标准,说明市场已经趋于稳定,价格就可以称之为''见底''了。"

对于合理定价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认为,当前的楼市,一方面开发商变得更为理性了,房价趋向更为理性的方面发展。但是房地产价格合理,需要供需双方达成共识才行,前段房价暴涨和近期观望的心态,影响了部分有购买力群体的消费信心,他们对市场的看法还是比较谨慎。另一方面房地产新政的效用正在显现,但是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凸显。 
上一页|1|
/1页